Tuesday, January 17, 2006

被活埋的千里马

(转载)被活埋的千里马
  传说中,有一匹马,一匹非常非常好的千里马,但是却没有人发现它,没有人知道那是一匹能日行千里的好马。于是,它被一个卖豆腐的商人从街市买了回去,放在磨坊里和一头驴子一起拉磨。每天白天拉晚上拉,没日没夜地围着沉重的磨盘子一圈又一圈地转,千里马心里极不是滋味,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,虽有强健的体魄而不能驰骋万里疆场而黯然伤神。于是,它拉磨的速度越来越慢,甚至趁主人不在的当儿偷懒。终于有一天,主人要出远门一趟,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做生意。主人来到磨坊,在马和驴子间走来走去,他最终选择了驴子作为自己远方商旅的伴侣,替他拉行礼代步。从此驴子拉上了马车踏上了千里征程,而千里马则继续留在磨坊悄无声息地拉着石磨。千里马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,他慨叹世道不公,抱怨黄天无眼。于是,它干起活儿来更加消极怠工,加上主人不在家,它每天无精打采地拉磨全然是溥衍了事。
  时间一晃大半年过去了,远行的商人终于赚得个盆满钵满地回来了。跟随他一同远行的驴子,因为每天载着主人千里万里地健行,早已磨练得身强体壮,俨然一匹千里良驹。而此时此刻关在磨坊里的千里马因为心理失衡,长期忧心忡忡,加之整天不干活,曾经发达的四肢渐渐退化,现在已经变得骨瘦如柴,就连拉磨走三圈都成难事,更别说日行千里了。望着曾经强健而今奄奄一息的马儿,主人扼腕叹息,既然已经不能干活,不如节省粮草,最后他决定把千里马厚土活埋掉。主人吩咐奴仆挖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土坑,把马牵到里面。千里马仰头望了望主人还有曾朝夕相处的仆人,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。当主人把一铲土倒在它瘦弱的身上时,它还以为是在开玩笑。直到大家一铲又一铲接二连三地往它身倒土的时候,它才明白:原来人们是要把它活埋了,于是,它奋力地、拼命地抖动着身子,抖落撒在身上的土。土从马身上落下来,马就把脚踩在上面。埋马的人们铲着铲着,突然全都停了下来,他们惊喜地发现马冒出来了,它撒开四蹄朝远方奔去。马活了,马真的活了!!
  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消亡。如果,你是一匹千里马,而如今你却没有尉蓝色的天空、宽阔的舞台、无垠的疆野,你甘心被埋没吗?正视上天赐予你的一切,把每一份付出和收获踩在脚下,努力耕耘,你就能,你就一定会出人投地,踏上成功的里程!否则,任何人才都难逃被埋葬的噩运。是人才,是千里马就抖一抖精神吧!

Sunday, January 08, 2006

红楼里面很轻松的一段文字,摘一段吃螃蟹的戏

红楼里面很轻松的一段文字
  说实话,我挺喜欢凤姐儿的。若说她机关算尽,放到今天也不是什么太难接受的事情。反而她的机敏、爽朗、做事情的干练手法,在红楼当中的确独一无二。我最喜欢看凤姐儿在老太太面前耍嘴皮子的戏,一是妙语连珠,有趣;二是能在谈笑之间左右逢源,事情办得那叫一个漂亮!如果让我选老婆,我不会选黛玉,咱操不起那心;我不会选宝钗,感觉不是一路人。史大姑娘要是死乞白赖地跟我,我十有八九也就从了。我最中意的就是凤姐,别说我有自虐倾向。
  摘一段吃螃蟹的戏,这段给人感觉很轻松,封建大家族里面这样轻松的场面不多,既是有,看着乐,回头想想还是心酸啊。

……鸳鸯等正吃得高兴,见她(凤姐)来了,鸳鸯等站起来道:"奶奶又出来作什么?让我们也受用一会子。"凤姐笑道:"鸳鸯小蹄子越发坏了,我替你当差,倒不领情,还抱怨我。还不快斟一钟酒来我喝呢。"鸳鸯笑着忙斟了一杯酒,送至凤姐唇边,凤姐一扬脖子吃了。琥珀、彩霞二人也斟上一杯,送至凤姐唇边,那凤姐也吃了。平儿早剔了一壳黄子送来,凤姐道:"多倒些姜醋。"一面也吃了,笑道:"你们坐着吃罢,我可去了。"鸳鸯笑道:"好没脸,吃我们的东西。"凤姐儿笑道:"你和我少作怪。你知道你琏二爷爱上了你,要和老太太讨了你作小老婆呢。"鸳鸯道:"啐,这也是作奶奶说出来的话!我不拿腥手抹你一脸算不得。"说着赶来就要抹。凤姐儿央道:"好姐姐,饶我这一遭儿罢!"琥珀笑道:"鸳丫头要去了,平丫头还饶她 ?你们看看她,没有吃了两个螃蟹,倒喝了一碟子醋,她也算不会揽酸了。"平儿手里正掰了个满黄的螃蟹,听如此奚落她,便拿着螃蟹照着琥珀脸上抹来,口内笑骂"我把你这嚼舌根的小蹄子!"琥珀也笑着往旁边一躲,平儿使空了,往前一撞,正恰恰的抹在凤姐儿腮上。凤姐儿正和鸳鸯嘲笑,不防唬了一跳,"嗳哟"了一声。众人撑不住都哈哈的大笑起来。凤姐也禁不住笑骂道:"死娼妇!吃离了眼了,混抹你娘的。"平儿忙赶过来替她擦了,亲自去端水。鸳鸯道:"阿弥陀佛!这是个报应。"贾母那边听见,一叠声问:"见了什么这样乐?告诉我们也笑笑。"鸳鸯等忙高声笑回道:"二奶奶来抢螃蟹吃,平儿恼了,抹了她主子一脸的螃蟹黄子。主子奴才打架呢。"贾母和王夫人等听了也笑起来。贾母笑道:"你们看她可怜见的,把那小腿子、脐子给她点子吃也就完了。"鸳鸯等笑着答应了,高声又说道:"这满桌子的腿子,二奶奶只管吃就是了。"凤姐洗了脸走来,又服侍贾母等吃了一会。黛玉独不敢多吃,只吃了一点儿夹子肉就下来了。

摘自http://www.mixfog.com/blog/2005/01/blog-post_31.htm

Question On Forum

新手该如何提问--由无数"跪求"想到(ZT) 强烈推荐
最近发现网上"跪求"这个词很流行,我在论坛上面每天都要无数次看到这个词。说实
话,用这个词,说的人自降人格,看的人也不见得舒服。如果想表示自己的诚意,最好的
方式就是:

1. 多少有些自立自信

不要完全依赖别人,动不动做"小鸟依人"状。对自己的问题,即使解决不了,也先认真
思考一下,至少先弄清楚自己要问什么。

2. 问之前先搜索一下旧帖

在类似unsp这种地方,绝大多数新手问题都已经问过无数回了。搜索旧帖,既有利于版面
整洁,让别人的新问题更突出,也对你自己有利--你当时就可以得到非常详尽的解答,
节省了你自己的时间;另外,你还可能看到许多富于启发性的争论,比期望的学到更多。

3. 把中国话说通顺

尊重老祖先留下的汉字和汉语,尊重他人的时间、眼睛和语言处理中枢--少用通假字和
错别字,也不要弄一些奴颜卑膝、虚情假意的客套话(如大牛、高人、大侠、诸位高手、
各位老大、"跪求"之类)白白浪费网络空间,赵本山说的好:少整没用的,多来点干
货。而且,拜托不要动不动发那种"周杰伦"式的说唱风格帖子,令人头大。

4. 如果要问,就一次说清楚

现有的条件,你要做什么,主要数据、主要参数,来个痛快的,全说出来好不好?像有的
人,问"怎么做个电源?"也不说极性、输入、功率、精度、效率等等要求,别人跟帖问
一次,他回答一项,累不累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说的没错,提问题的人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。
问题要说的明确,才能回答的清楚,要不然就让人感觉无从着手,也许按一般的思路回答了,结果却毫无帮助,浪费人家的时间、精力!!
这里只有同行和朋友,没有老大和小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下面也转一个"[转帖]新手学习技巧"

1. 不要看到别人的回复,第一句话就说:给个代码吧!你应该想想为什么。当你自己想出来再参考别人的提示,你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思路的差异。
2. 初学者请不要看太多的书那会误人子弟的。先找一本好书系统的学习。很多人用了很久都是只对部分功能熟悉而已,不系统还是不够的。
3. 看帮助。不要因为很难,而自己又是初学者所以就不看;帮助永远是最好的参考手册,虽然帮助的文字有时候很难看懂,或不够直观。
4. 不要被一些专用词汇所迷惑;最根本的是先了解最基础知识。
5.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小问题--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,或者可以引伸出很多知识点;不会举一反三你就永远学不会。
6. 知道一点东西,并不能说明你会用,会用是需要实践经验和时间积累的。
7. 入门并不难,难的是长期坚持实践和不遗余力的学习和实践。
8. 看再多的书是学不会用的,要多实践,多动手。
9. 把时髦的技术挂在嘴边,还不如把基本的技术记在心里。
10.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认为自己手中的书已经足够了。
11.看得懂的书,请仔细看;看不懂的书,请硬着头皮看。
12.别指望看第一遍书就能记住和掌握什么--请看第二遍、第三遍。
13.请把书上的例子亲手去实践一下。
14.把在书中看到的有意义的例子进行扩充;并将其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。
15.不要漏掉书中任何一个练习和实例--请全部做完并记录下思路。
16.别心急,应用确实不容易,水平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和发展的。
17.每学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,尝试着对别人讲解这个知识点并让他理解----你能讲清楚才说明你真的理解了。
18.记录下在和别人交流时发现的自己忽视或不理解的知识点。
19.保存好你做过的所有的源文件----那是你最好的积累之一。
20.对于网络,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利用一下。很多问题不是非要到论坛来问的,首先你要学会自己找答案,比如google、百度都是很好的搜索引擎,你只要输入关键字就能找到很多相关资料,别老是等待别人给你希望,看的出你平时一定也很懒!
21.到一个论坛,你要学会去看以前的帖子,不要什么都不看就发帖子问,也许你的问题早就有人问过了,你再问,别人已经不想再重复了,做为初学者,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帖子没人回的。
22.虽然不是打击初学者,但是这句话还是要说:论坛论坛,就是大家讨论的地方,如果你总期望有高手总无偿指点你,除非他是你亲戚!!讨论者,起码是水平相当的才有讨论的说法,如果水平真差距太远了,连基本操作都需要别人给解答,谁还跟你讨论呢。